首页 > 资讯 > 万瑞观点 > 信息详情
512月
品牌全球化的商标风险防范和对策
e小方 2024-12-05 14:49 浏览350 收藏12


image.png

在海外市场中,保护知识产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商标作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对于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和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显著加快。


目前产品对外出口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出口,一种是跨境电商出口。2018-2023年6年间,出口总额增长了1.44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通过电商平台向全球市场销售产品,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极速增长。跨境电商出口额6年增长了近3倍,跨境电商出口总值占进口总值的比重由2018年的1.4%增长到3.5%。

产品出口量的增加也使得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增加。以商标为例,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商标申请的数量从2011年到2023年,12年间增长了超10倍之多。海外商标申请量日趋增加,有以下一些原因:


1、从商业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需要及时进行知识产权布局,以避免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2、地域性的角度,顾名思义是地域特征。依照某国商标法或某地区商标条约所授予的商标权,仅在该国或该地区有效,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没有约束力。虽然现在也有商标国际组织和一些商标区域性组织,如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欧盟商标注册、非洲知识产权组织注册等,但这些组织也并不能脱离商标的地域性而存在。

3、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日趋增强。普法的宣传,典型案例的宣讲,以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血和泪的教训,使得国民的知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中国政府提出培育全球性品牌的目标,“华为”、“海尔”、“大疆”等中国品牌在海外获得认可,让“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这其中海外商标就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中国知名品牌在“做大”同时,更需要通过扩大海外市场来“做强”以获取持续性发展。这些中国品牌必然将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


在品牌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的风险与挑战:

1、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商标抢注现象严重,尤其是南美,如秘鲁、智利、哥伦比亚等国家,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中国企业的商标经常在这些区域被他人抢注其商标。

2、知识产权形势复杂,知识产权纠纷日渐增多。由于许多跨境电商利用境外平台交易,不熟悉境外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以及境外的法律保护模式,频繁遭遇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问题,如被电商平台封号、冻结资金甚至引发后续的侵权诉讼。

3、在各国进行商标注册时,由于不了解一些国家的禁止性规定,导致商标被驳回。比如中东国家禁止在酒类商品上注册商标,某些伊斯兰教国家禁止使用一些宗教用语进行商标使用和申请。

4、商标是地域性审查,各国的商标制度不同,有的基于使用在先,有的基于注册在先。审查规则也不一样,有的先实质审查再初审公告,有的先注册后公告。而不同国家的对于商标绝对理由以及是否存在在先商标的审查标准也不一致。

5、部分国家有需要定期提供使用证据的要求,比如美国需要在商标注册日起算的第5-6年和9-10年间提交使用证据和使用宣誓书。菲律宾是需要在申请日起3年,以及注册每5年提供使用证据和声明书。

6、部分国家的纠纷类程序复杂,费用高昂。比如美国,其异议无效程序需要当事双方多轮的质询、证据交换等环节。


面对全球化过程的风险与挑战,企业应该如何去应对呢?

首先是提前进行商标布局,目前大部分的国家还是申请在先的原则,及时进行商标注册是防止商标被抢注的性价比最好的一种方式。进行商标申请,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要出口的国家,根据商标和产品的优先级进行分级,按照重要程序进行海外商标注册申请。

其次是积极维权。为了最大可能的阻止这种商标乱象,在发现他人有抢注侵权的行为时,一定要积极采取法律措施,主动攻击。同时对自己的商标也要严密的防守,避免丧失商标权力。一旦发现自己商标被他人抢注,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对抗:

1、公众意见(部分国家可行);

2、异议、无效、谈判、不使用撤销程序。

同时,商标在海外的使用对维权帮助很大。建议企业在获得商标权力后,积极在海外使用商标。

如果发现海外商标被侵权,首先是要了解目标国家的法律制度,根据法律制度制定下一步的措施。需要进行全面调查取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取证后发送律师函给侵权人,很多欧洲国家只有前期发送律师函,后期在侵权诉讼中才能申请获赔。如侵权人不能停止侵权行为,企业可以采用行政投诉,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力。


攻守之道,由太极衍生而来。企业想要在错综复杂的商业环境下寻求更好的发展,商标的保护尤为的重要。通过各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注册商标,保护好了商标就是保护好了企业的经济命脉和持续发展。要做到攻守兼备,无懈可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